国家图书馆主办的第十八届文津奖在4月23日世界读书日正式公布,敦煌画院出版的《敦煌如是绘》获得文津奖推荐图书奖。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敦煌文化是一篇鸿篇巨著,我们看待敦煌文化,总会有一种隔离感,就像是看一批和我们生活理念、生活态度完全不同的人留下的生活印记。
而《敦煌如是绘》就像一座桥梁,提供了一个让普通人有机会接近敦煌壁画、了解敦煌壁画,最终沉浸在敦煌壁画当中的机会。
《敦煌如是绘》将敦煌壁画一层一层剥离开来,向读者们由浅入深、从无到有、由简单到复杂的整个过程,用我们今天的语言将敦煌壁画转译出来。让我们更加容易理解当年的人们,他们追求的境界。
《敦煌如是绘》中还特别设计“敦煌九样”别册。“看一百遍不如自己亲手画一遍”。九个敦煌壁画中具有代表性的主题,经过专业画师的提炼线描,形成册子,以邀请更多爱好者参与到壁画临摹中来。这是一个接触敦煌最真切的方式。
当我们开始用同理心去观察和思考古人的作画方式,我们的心离敦煌就更近了。
一个不那么生涩灰暗的敦煌,将会在你的眼前慢慢放出光来。
让更多人看到敦煌壁画,让更多人看懂敦煌壁画,这也正是《敦煌如是绘》的价值所在。
值此世界读书日,除了《敦煌如是绘》外,我们站在读者们的视角,还精心为大家准备了一份“敦煌文化入门推荐书单”。
《中国传统色:敦煌里的色彩美学》 作者/郭浩
敦煌,是由色彩构成的奇迹。中国传统色,就像中国人的性格底色,大气而优雅。在这本书中,作者郭浩毫无保留地分享他对敦煌壁画色彩的理解,并细致解读历代敦煌壁画的色彩与意蕴。
《敦煌大历史》 作者/邢耀龙
《敦煌大历史》是一部普及敦煌文化的惊喜之作,在这里读者将重新了解了敦煌和世界。本书作者邢耀龙兼具敦煌石窟守窟人和敦煌历史讲述人的身份,按时间线为读者梳理了敦煌地区的千年时光。在他的笔下既有金戈铁马的历史往事又有围绕敦煌艺术的历史细节,还有个人阐述,就像是和你我隔空交流一样。
《敦煌艺术入门十讲》 作者/杨琪
分门别类地向读者介绍了有关敦煌的历史概况和欣赏塑像、壁画时会遇到的一些基本知识,例如如何辨识佛国世界里的诸佛、弟子、力士、菩萨的形象,如何理解本生、佛传、经变故事画的内容,以及关于佛教石窟艺术的理论性认识。作者采用明白晓畅的语言,配上有代表性的图画,希望让大众,尤其是年轻读者,读懂、喜欢、理解敦煌艺术。
《敦煌石窟艺术简史》 作者/赵声良
全书按照历史发展的轨迹,对敦煌石窟不同时期的艺术特征,从洞窟形制、彩塑艺术、壁画艺术等几个方面向我们呈现了敦煌文化的魅力。
《敦煌岁时节令》 主编/赵声良
这本书以诗意的语言,重现了千年之前先民们的生活,传承了以敦煌文化、二十四节气为代表的传统文化,体现了中华民族在五千年历史长河中所迸发出的人文光辉。书中最独特的部分,是敦煌文化与传统岁时节令的融合。借助鲜活的、生动的语言,让丰润厚重的敦煌文化走进年轻读者的视野中,让传统文化缓缓流淌进现代的城市生活中。
《我心归处是敦煌》 作者/樊锦诗
这本书是被誉为“敦煌女儿”、敦煌研究院名誉院长樊锦诗的口述自传,首度向世人讲述了她的传奇一生。她在敦煌研究院坚持工作57年,致力于石窟考古、石窟科学保护和石窟管理方面的工作,将青春奉献给敦煌,与爱人携手守护敦煌,是莫高窟发生巨变和敦煌研究院视野日新月异的亲历者、参与者与见证者。
《敦煌石窟寺研究》 作者/宁强
《敦煌石窟寺研究》集中了敦煌石窟寺研究方面的最新成果,全方位展示了各个历史时期敦煌石窟寺的历史沿革及艺术特色。《敦煌石窟寺研究》是一部集学术性、知识性、可读性及可赏性于一身的佳作。
《敦煌:丝绸之路明珠》 主编/樊锦诗
这本画册的内容包括了莫高窟现存北凉、北魏、西魏、北周、隋、唐、五代、宋、西夏、元十个朝代中最有代表性的洞窟,其中大部分都是莫高窟的特级保护洞窟,还有一些不开放洞窟,画面色彩最接近原壁画。这本是单本精品洞窟内容最全的一本。
《敦煌》 作者/柴剑虹 刘进宝
这是一本讲述敦煌历史溯源及其文化艺术发展的普及读物。以图文并茂的形式从敦煌历史溯源、莫高窟的营建、藏经洞与敦煌遗书、敦煌宝藏的流失、敦煌壁画和彩塑艺术等几个方面,深入浅出地进行解读,全面展现敦煌1650余年的历史。
这份书单内所有书籍均为阅后推荐,希望这十本书能帮你了解敦煌文化,认识敦煌文化,爱上敦煌文化。
(敦煌画院官方公众号)
Copyright © 2015-2022 世界科学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:琼ICP备2022009675号-1 联系邮箱:435 227 67@qq.com